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

太上老君 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善书 大道无形 清静 静心 烦恼妄想 诵经 回向 功德 善行

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。
既惊其神,即着万物。
既着万物,即生贪求。
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。

开经偈
焚香恭顶礼
诵经表心虔
瑞气盈堂室
慈云佈地天
仙果献佛圣
清茶敬神仙

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
老君曰:
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
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;
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。
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

夫道者,
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。
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。
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。
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

清者浊之源,动者静之基。
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

夫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;
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

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。
澄其心,而神自清。
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

所以不能者,为心未澄,
欲未遣也。

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
心无其心,外观其形,
形无其形,远观其物,
物无其物,三者既无,
唯见于空。

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;
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;
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;
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,
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

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。
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

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,
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。
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,
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。
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

太上老君曰:
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。
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。
执着之者,不明道德。

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
为有妄心。

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。
既惊其神,即着万物。
既着万物,即生贪求。
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。

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,
便遭浊辱。流浪生死,
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

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,
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。

回向文
诵经若有功德
愿回向
十方法界众生
累生累世冤亲债主
六亲眷属
愿他们承此功德
往生净土 离苦得乐
请冤亲债主 六亲眷属
十方法界众生
和我们共修佛法
发菩提心 共成佛道